天天快播:沪股通、机构暴力砸盘!天合光能“闪崩”单日蒸发百亿,紧急回购护盘

2023-05-29 23:25:09来源:钛媒体
5 月 29 日,天合光能(688599.SH)股价突崩,再创阶段性新低。当日收盘报 40.3 元,跌幅 16.34%。市值较前一交易日缩水 171 亿元至 870 亿元,跌破千亿大关。

消息面上,天合光能股价盘中重挫或因股东减持导致。天合光能内部工作人员对钛媒体 APP 表示,减持原因系根据自身发展而作出的决策。龙虎榜数据显示,天合光能今日(5 月 29 日)遭遇北向资金、机构同步砸盘,合计共卖出 8.43 亿元。

不过,天合光能股价与业绩可谓 " 冰火两重天 "。2022 年及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翻番。二级市场上,天合光能今年以来持续走低,目前股价已较历史高点 " 腰斩 "。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股价 " 闪崩 " 当晚,天合光能公告称,拟回购 3 亿元(含)至 6 亿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 65 元 / 股(含)。但效应如何有待观察。

大股东再抛减持计划,北向资金、机构共同砸盘

公告显示,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兴银资本 ")直接持有天合光能2.33 亿股,占总股本的 10.73%;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兴璟投资 ")直接持有 921.13 万股,占总股本的 0.42%。

资料显示,兴璟投资为兴银资本全资子公司,二者均为 5% 以上股东。因自身发展和资金需求,兴银资本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天合光能总股本 5.23% 的股票,即 1.14 亿股;兴璟投资则是 " 清仓式 " 减持,拟减持合计不超过总股本 0.42% 的股票,即 921.13 万股。二者将于 6 月 19 日至 12 月 18 日期间合计减持不超过 1.23 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 5.65%。若按 5 月 29 日收盘价估算,此次减持可套现约 49.57 亿元。

受到减持相关消息影响,天合光能股价巨震。谁在卖出?数据显示,天合光能5 月 29 日净卖出金额为 4.54 亿元。

从卖出情况来看,机构与北向资金是砸盘的主力。四家机构出现在卖出榜单上,分别位列卖二至卖五,卖出金额分别为 1.9 亿元、1.38 亿元、8292.41 万元、4160.83 万元。位列卖一的则是沪股通专用席位,卖出金额达 3.91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兴银资本与兴璟投资上一轮减持才于 5 月 22 日完成。2022 年 11 月 2 日,兴银资本与兴璟投资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于 2022 年 11 月 23 日至 2023 年 5 月 22 日减持约 6396 万股。

根据公告内容,截至 5 月 22 日,兴银资本合计减持 4771.24 万股,减持比例 2.2%,减持价格区间为 45.3 元-72.29 元,减持金额为 28.69 亿元。兴璟投资合计减持 475.05 万股,减持比例 0.22%,减持价格区间为 65 元-71.28 元,减持金额为 3.26 亿元。也就是说,两次减持兴银资本与兴璟投资共可套现超 80 亿元。

钛媒体 APP 致电天合光能求证减持的相关内容,内部工作人员对钛媒体 APP 表示,减持系外部大股东根据自身发展规划而作出的决策。

对于减持是否与公司未来发展预期有关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 " 目前没有了解到有这方面的原因。"

钛媒体 APP 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多家机构增持天合光能,如今被套。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 50 指数基金增持 732.62 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郑澄然的广发高端制造增持 68.86 万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易方达上证科创板 50 指数基金增持 191.36 万股,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刘格菘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增持 215.05 万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此外,北向资金也大手笔增持 3129.28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 3.37%,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按上述机构买在第一季度股价最低价 50.18 元来计算,上述玩家已浮亏超 4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6 月 12 日天合光能即将有 8.45 亿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 38.89%。届时,天合光能股价是否会再度面临压力测试?

业绩得意,股价失意

业绩得意的天合光能,二级市场表现失意。

2022 年天合光能实现营收 850.5 亿元,同比增长 91.21%;实现归母净利润 36.8 亿元,同比增长 103.97%。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分别达到 213.2 亿元、17.68 亿元,同比大涨 39.59%、225.43%。

上述工作人员对钛媒体 APP 表示,公司通过上游产业链的布局,包括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还有 TOPCon 先进产能的投产,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都会有一定的提升,整体处在较好的状态。

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 288.7GW,同比增长 58.8%。随着光伏组件各大厂商持续扩增产能,预计未来产量将继续增长,到 2023 年组件产量将达到 433.1GW。

随着光伏产业井喷式发展,各环节产能过剩的声音不绝于耳。针对行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该工作人员回应称,优质产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竞争力,公司在渠道建设有一定优势,目前的生产模式也是以销定产,订单处在比较充沛的状态,生产也比较稳定。

从 K 线图走势来看,2 月份以来天合光能的股价明显进入到下行通道。不到半年的时间,股价已较去年 8 月 16 日 88.33 元的历史高点回撤 54%,同时创下 2021 年 9 月以来的最低点。

天合光能方面回应称,股价的变动由多方面因素导致,可能目前的投资情绪没有那么积极,超出了公司本身经营情况的考量。

天合光能股价巨震传导至同行,5 月 29 日固德威(688390.SH)、阳光电源(300274.SZ)、东方日升(300118.SZ)、隆基绿能(601012.SH)集体下探。该工作人员称板块内部可能有一定的带动效应,某些公司出现市值的大幅下降可能会引起连带作用,但具体原因不是特别清楚。(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 | 陆雯燕)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为你推荐

最新资讯

股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