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何创业才能取得成功?那些最终成为独角兽的初创企业跟其他的初创企业有什么不一样?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身为风投公司合伙人的Ali Tamaseb用2年的时间收集了那些独角兽公司的60多个因素的数据,然后又用2年的时间收集了作为随机对照组的其他初创企业的数据,通过对得到的30000个数据点进行分析,得出了他的发现。原文发表在Medium上,标题是:The Founders of Clubhouse, Spotify, Stripe, and 42% of Unicorns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划重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当中,几乎有60%都不是第一次创业的
统计数据表明,连续创业者更有可能创办出一家估值达10亿美元的公司
要想创办出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最好的准备就是创办一家创业公司
一项新的对初创企业的研究显示,在第一家公司有过小型退出的创始人,更有可能在下一次做出一家独角兽公司
Alex Tew(他的网站只有一个页面,却卖出了百万美元)不是那种老生常谈的常春藤盟校辍学生,也不是后来创办出十亿美元级初创企业的谷歌软件工程师。Tew在开始自己的第一个项目时还是诺丁汉大学的学生。想做东西和赚钱的渴望促使他在2005年创建了“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网站。网站主页包含有一百万个像素,按照1000×1000排列在一个网格上。所有的像素按每像素1美元的价格出售,结果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之下,这一百万的像素在短短4个月之内就被广告商买光了。那是在那 “展示广告”还没有成为大问题之前。Tew 成功了,他成为了百万富翁。当然了,在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的结果屡见不鲜的世界上,这绝对算不上巨大成功,而前面那种级别的成功才是风投关心的。
六年后,Tew又创办了一家公司,名字叫做Calm。Calm慢慢发展成排名第一的冥想和睡眠类app。现在,这家公司的最新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Tew对创办公司的渴望促使他创立并领导出一家估值达十亿美元的公司。
在成为成功一家大获成功的创业公司创始人的道路上,Tew并不孤单。我们不妨再看另一个例子,Clubhouse的联合创始人Paul Davison和Rohan Seth。这款音频社交网络app是在2020年创建的,目前已经拥有数百万用户,估值达到了40亿美元。这看起来似乎是一夜成名,要么就是两位创始人在合适的时间幸运地有了合适的想法,但其实Davison和Seth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曾经推出过各种消费者和社交app和初创公司,在他们终于破解成功密码之前,两人已经失败过9次。Seth的上一家公司,Memry Labs,被Opendoor用较小的金额收购,而Davison的上一家公司,Highlight,也是被Pinterest用少量的钱买下来了。
在初创企业的生态体系里,拿到种子轮或者A轮融资的创业公司,因为找不到产品市场匹配,或者难以拿到下一轮融资,最后被大型公司收购掉的情况其实非常普遍。最常见的情况是,这些大一点的公司把收购看作是雇用一批很有才华很有创业精神的人才的一种方式。
在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当中,几乎有60%都不是第一次创业的。
尽管在风投圈的眼里,这样的结果似乎是很小的成功,甚至算是失败的(比方说,这并没有为投资者创造出10倍的回报),但这远算不上是失败。从一次小小的创业成果到拿到估值十亿美元级的融资,这两件事之间绝对不是毫无关系。
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我对创业公司进行了最全面的研究之一,总共收集到了30000多个数据点,并研究了为什么有些公司能变成十亿美元级的公司,而大多数却没能成功。我在即将出版的新书《超级创始人:数据揭示的独角兽公司》(Super Founders: What Data Reveals about Billion-Dollar Startups)中把自己的研究结果给公布了,其中有很多都是有违直觉且令人惊讶的结果。而我的研究变量之一,便是创始人之前的创业努力。
在价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初创公司的创始人当中,几乎60%都不是第一次出来创业的。在风投融资额至少300万美元,但没有取得独角兽地位(这是种子轮创业公司的典型情况)的随机对照组创业公司当中,约40%不是第一次出来创业的。统计数据表明,连续创业者更有可能创办出一家估值达10亿美元的公司。
这不是想吓住那些第一次出来创业的人。这本身就标志着有40%的十亿美元级创业公司是由第一次出来创业的人创办的。这个数据应该鼓舞那些失败或取得了一点点成功的人再次做出尝试。
还有一个相关的数据点:在数十亿美元级公司属于连续创业的创始人当中,有超过70%(绝对值是42%)的曾经创办过这样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后来被人用大概千万美元收购,或者创造了类似规模的收入,而随机对照组的这一比例是24%,在统计上的差距之大令人吃惊。换句话说,上一家公司曾经成功实现过小小的退出或者取得过不大成果的创始人,最终做出十亿美元级的公司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对于那些最出色的创始人,我们往往不怎么会听到他们最终大获成功之前的创业艰辛。比方说,在这本书里,我介绍了类似Collison兄弟这样的创始人的故事,两人在19岁创立Stripe之前,曾经创立并售出过一家拍卖管理初创企业。 Airtable的创始人刘豪(Howie Liu)之前曾经以2500万美元把自己的上一家初创企业卖给了Salesforce。Brian Armstrong在创立Coinbase之前曾创办了一家名为UniversityTutor的公司,并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功。Daniel Ek曾创办过一家名为Advertigo的在线广告公司,后来公司被人收购,然后他才创办了Spotify。
甚至马克·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这样的创始人也不是真正的第一次创业者。他们在创办我们所认识的公司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各种项目。扎克伯格曾开发过一款名为Synapse的音乐应用,而盖茨在创办微软之前就开发过流量测量设备Traf-O-Data。相对于那些有着出色履历,或者有过之大公司担任领导角色的经历,但对做东西缺乏兴趣的人,那些对做项目、业余项目并享受过程和结果着迷的人更可能创办出一家后来取得大规模成功的公司。
事实证明,要想创办出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最好的准备就是创办一家创业公司。如果你从来都没开过公司,那么做这件事的最好准备就是创立点什么,这可以是一家俱乐部,一个业余项目,或者只是在网上卖卖东西。CloudFlare的CEO曾经创立过HoneyPot,这是一个报告垃圾邮件的非营利性社区,Confluent的创始人在LinkedIn的时候曾经创立了开源项目Apache Kafka。你第一次尝试也许就能取得十亿美元级的成果,但数据显示,这样的结果更有可能在第二、第三或第十次取得。不过,重要的是,你要不断地去做,直到好运降临你身上。
译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