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自己被亲人遗忘,却无能为力……因患者基数庞大、病理机制未明、病变不可逆,阿尔茨海默症一直是令不少人谈之色变的顽疾。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宣布,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模型,利用遗传信息,可在出现病征之前预测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港科大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傅洁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目前既没有客观的诊断工具,也缺少有效的干预措施。“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新的干预方法,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我们需要了解疾病的成因并识别新的治疗目标。”
利用人工智能做早期诊断,准确率可达七成
6月6日,香港桂冠论坛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香港桂冠论坛将于11月13至18日在香港科学园举行。据悉,香港桂冠论坛旨在推动本地科研发展,致力于建立跨世代、跨文化和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让本地科研人员能向大众及各地学者,展示其出色的科研成果。在大会举办之前,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国内外媒体走进港科大等高校进行采访交流。
研究资料显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会丧失脑细胞,并岀现一系列脑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包括丧失记忆,以及出现行动、推理和判断能力受损等症状。傅洁瑜教授援引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人口就大约有5000万人,预计到2050年患者人数将增长到1.52亿人。
傅洁瑜指出,尽管阿尔茨海默症在症状出现前至少10至20年患者大脑就会发生病理变化,患者却往往只在记忆出现问题时,才会寻求医生诊治,而此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如果能够在发病早期就进行干预治疗或是病情管理,那么就能显著延缓认知衰退的进程。
据记者了解,目前医生对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对患者认知能力的测试,至于就阿尔茨海默症病情的病理评估,最常使用的医疗程序是以脑部成像和腰椎刺穿术来侦测由阿尔茨海默症引起的大脑病变。
傅洁瑜教授介绍港科大分子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成果
图片来源:港科大供图
为探索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更具可行性的诊断方式,港科大研究团队从429种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血浆蛋白中,识别出19种具有阿尔茨海默症患病特征的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组群。团队根据这组标志物,设计了一套评分系统,以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自健康人群中区分出来,其准确率超过96%。该系统还能辨别阿尔茨海默症早、中及晚期三个阶段,可用作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
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式相比,这种以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为识别手段的技术有何优势?傅洁瑜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主流的诊断方式都难以在发病早期进行识别,认知测试的缺陷在于其诊断结果过于主观,脑部影像成本昂贵,而脑脊液穿刺属于侵入性较大的有创检查,患者将承受一定生理痛苦;同时,这几类方式均未在世界各地获得广泛应用。
“血浆蛋白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便捷、更少的侵入性、更低的成本、更低容量的所需样本(最少只需要一滴血)。目前,团队正探讨与业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促进该研发成果商品化。”傅洁瑜透露,这款产品目前已经与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诊所合作,将于7月推出,届时可以预约抽血,血液样本会返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并结合认知状况评估,返回实时阿尔茨海默症患病风险的检测报告。
另一方面,6月7日,港科大方面宣布,由校长叶玉如教授及大数据研究所主任陈雷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特别探索深度学习模型能否利用遗传信息来评估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团队建立了首批深度学习模型,用于评估欧洲和中国人群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多基因风险。与其他模型相比,港科大的深度学习模型能更准确地辨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同时也量化评估遗传风险对各种生物过程的影响,并根据各种与生物过程变化相关的疾病风险对个体进行分级分层。
据悉,该研究将新型深度学习模型与基因检测相结合,可估计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准确率超过70%。
现有药物均存争议,脑部基因疗法或可破局?
除了难以进行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症还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关键障碍是,此病症的致病机制复杂且有许多未知之处,可用于开发药物的有效靶点很少。早前有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无法有效清除有害的淀粉样蛋白斑(Aβ),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失调,引起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至于排毒障碍的原因还有待深入探索。
在叙述当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手段时,傅洁瑜指出:“此前获批的几款‘老药’都只能缓解症状,而FDA新近获批的β淀粉样蛋白(Aβ)据说属于疾病修复类药物,但实际上其效果还存在争议;在中国,还有一款附条件批准的药物GV-971,但由于其成药的理论基础——肠道菌群在阿尔茨海默症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也有待更多的临床数据证明其药效。”
傅洁瑜希望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革新阿尔茨海默症诊断和干预方式的“GameChanger(游戏规则改变者)”。
在对阿尔茨海默症新靶点的研究上,研究团队发现,血液中的可溶性ST2(sST2)蛋白在抑制小胶质细胞的Aβ清除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血液和大脑中sST2蛋白含量的增加会扰乱细胞因子白介素33(IL-33)的功效,降低小胶质细胞清除Aβ的能力,导致Aβ累积。研究团队于较早前已经发现IL-33在大脑中能够促进小胶质细胞对Aβ的清除,从而起到有益的功效。而团队也进一步发现,降低体内sST2含量则有助防护阿尔茨海默症,以及改善相关病理。
此外,研究团队还致力于研发新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策略,尤其是基因疗法。不过,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发展和应用还存在一些障碍。例如,目前尚缺乏有效、高效、非侵入式的运送工具,将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大脑。此外,现有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还无法在全脑范围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
傅洁瑜向记者介绍,其团队近期开发出全新的运送工具,不仅可以跨越血脑屏障,还可以通过单次、无创的静脉注射,将优化的基因编辑工具运送到整个大脑,实现高效的全脑基因编辑。借助这项技术,团队有效破坏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的FAD(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基因突变,并在全脑范围改善其病理症状。据称,这项技术将为开发新型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方法打下基础。
傅洁瑜向记者透露,目前团队正在从两方面优化该基因疗法,即基因编辑的效率和安全水平,并正在与制药公司进行协商以尽快将其推向临床应用。